400 0506 816
新闻中心
 临汾非主流吧 -临汾吧-一个有料的贴吧
新闻中心

杭州余杭发布“1+N10”产业新政 打造国际一流软环境

发布日期:2018年04月21日 



  央广网杭州3月26日消息(记者张国亮 通讯员陈道亮)“春耕时节播种忙”,为了获得期待的丰收,忙碌的不仅仅是种植大户。“风头正劲”的杭州余杭区为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,出台重量级组合拳——“1+N10”产业新政,以创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目标,打造国际一流创业创新环境。

  近年来,创新发展是余杭经济的最显著标签。为了让余杭始终奔跑在创新前沿,近期,余杭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意见》,以及“冠军十条”、“外资十条”和“电商十条”等一批产业新政,这和前期出台的“上市十条”、“时尚十条”、“人才双十条”等政策构成了完整的“1+N10”产业政策体系。

  “1”,就是指一个总纲性的政策,即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意见》。“N10”,就是指N个10条产业政策,主要包括:《关于单项冠军、隐形冠军、独角兽等高质量发展企业提升培育的若干政策意见》、《关于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政策意见》、《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余杭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快余杭时尚产业发展 推进家纺服装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意见》、《人才生态发展体系政策“双十条”》等,这些政策主要呈现出优化系统性、突出前瞻性、强调精准性、体现独特性、突出突破性等五个特点。

    据介绍,“1+N10”产业新政支持范围涵盖传统产业、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、,包括初创、加速、冠军、独角兽等各层次企业,涉及环境优化、资金奖励、要素保障、人才支撑等全方位支持,全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、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
  新政紧紧围绕企业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,制定实施产业政策。如,针对余杭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,对于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做精做强的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,出台“企业上市新政十条”,进一步加大股改扶持力度、鼓励募投项目落地、促进并购重组发展。同时,在扶持方式上,科学设置奖励节点,按签订三方协议、完成股改、申请受理、上市融资等重要节点分段补助,力争做到事前“雪中送炭”,降低企业上市成本。

  在政策制定上充分体现了余杭特色,做到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。比如,在全国率先出台“冠军十条”,着力培育和涵养一批隐形冠军、单打冠军、独角兽等高质量发展的“冠军企业”;在全省率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意见》,全力营造充满活力、包容开放、成本适宜、独具魅力、高效透明的企业发展环境,全力打造“新时代”服务型政府;在全市率先出台专门针对利用外资的完整政策,着力鼓励和引导优质外资投向余杭区重点发展。等等。

  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框架内,余杭区新政着力在支持力度、方式、内容上求突破、求创新。如,在重点产业支持引导方面,余杭区未来三年将安排300亿元财政资金,专项用于扶持产业发展,全国领先;在引进高端人才、发挥人才作用方面,首期提供5000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优先用于优秀人才安置;在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,区内企业从签订三方协议到上市募集资金过程中,最高将获得奖励超1500万元;在加大优质外资项目引进力度方面,自设立年度起三年内最高按对区地方贡献的100%给予资助,等等。

  余杭是杭州的十城区之一,1994年撤县设市,2001年撤市设区,现辖14个街道6个镇,区域面积1228平方公里,实有人口266万,其中户籍人口105万。2017年,余杭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,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95.13亿元,增长12.0%;财政总收入达到503.8亿元,增长25.9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0.01亿元,增长23.9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3.30亿元,增长8.0%;新增A股上市企业9家,新增数为全国第二,仅次于深圳市南山区;引进本科及以上大学毕业生2.34万人,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达到2720名,其中“国千”120名、“省千”169名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7年度全区财政总收入、地方财政收入、固定资产投资、人才引进和企业上市等五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。

临汾非主流吧 -临汾吧-一个有料的贴吧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11011561号 技术支持:王拓 | 空间提供:法人会